自由容器
自由容器
公司新闻
——
文章列表
Mn₃O₄是陶瓷领域重要的锰系着色剂,其着色原理是通过在陶瓷烧结过程中解离出 Mn²⁺、Mn³⁺离子,与陶瓷基体(如 Al₂O₃、SiO₂)形成固溶体或复合氧化物,呈现从浅棕、深褐到黑色的丰富色系,且颜色稳定性远优于传统氧化铁、钴蓝等着色剂。艺术陶瓷:在日用瓷、仿古瓷中,Mn₃O₄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着色剂(如 Cr₂O₃、NiO)复配,实现 “窑变” 效果。例如,景德镇高端青瓷通过添加 0....
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在软质 PVC 中的应用:通过沉淀包覆法制备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ZHS@Sn-Phyt)复合协效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软质聚氯乙烯(PVC)中。当复合阻燃剂中 Sn-Phyt 与 ZHS 质量比为 1∶9 时,PVC 的极限氧指数(LOI)比仅添加 ZHS 的 PVC 样品增加了 1.6%,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分别降低了 18.9% 和 31.7%,残炭率提高了 6...
碱式磷酸铜在防腐材料中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性添加剂,尤其在金属防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基于独特的化学特性和防腐机制,以下从作用原理、具体应用场景、优势及使用形式等方面详细说明:一、防腐作用机制碱式磷酸铜的防腐能力源于多重协同效应,具体包括:离子缓释与抑菌作用碱式磷酸铜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会缓慢溶解,释放出铜离子(Cu²⁺)。铜离子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杀菌剂,能破坏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
三氧化二锰(Mn₂O₃)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核心在于其氧化还原活性和表面吸附性能,尤其在水体净化、大气污染物处理和土壤修复中展现出高效性,是一种兼具经济性与功能性的环境修复材料。一、水体污染物降解:靶向去除有机与无机污染物催化降解有机废水Mn₂O₃可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激活过硫酸盐(PMS/PDS)或过氧化氢(H₂O₂)产生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₄⁻・)等强氧化物种,高效降...
三氧化二锰(Mn₂O₃)因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催化活性和结构可调性,在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潜在应用价值,具体可归纳如下:一、新能源材料领域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作为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纳米结构优化(如多壳层纳米空心球)可显著提升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例如,多壳层纳米空心球结构的 Mn₂O₃在 0.1 A/g 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 267-453 mAh/g,且循环稳定性优异。锌...
锰元素: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中的“性能助推器” 在新能源电池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优异等特点,成为锂电池的重要补充。而正极材料作为钠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核心,其前驱体的优化一直是研究热点。其中,锰元素的引入,正为钠电正极前驱体的性能突破提供关键支撑。 一、锰元素为何成为钠电前驱体的“优选”?(配图:锰元素manganese)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制备方法醋酸锰(II):由锰与乙酸反应制得。先用 5% 的硝酸将金属锰浸泡,再用蒸馏水漂洗,洗至 pH 值为 8,然后加入乙酸进行合成反应,制得乙酸锰粗品,再加少量活性炭除去铁、铅等金属离子,过滤后,滤液用乙酸调节 pH 至 3-4,蒸发至相对密度为 1.30,再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即得成品。醋酸锰(III):用高锰酸钾和醋酸锰(II)在乙酸溶液中反应制备。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II)...
主要类型及理化性质二氟化锰(MnF₂)化学式:MnF₂外观:白色或淡粉色结晶粉末,具有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熔点 856℃,沸点 1190℃,难溶于水(20℃时溶解度约 1.06g/100mL),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氢氟酸。化学稳定性:在空气中稳定,高温下可与氟气反应生成三氟化锰,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氢氟酸。三氟化锰(MnF₃)化学式:MnF₃外观:浅红色粉末,具有正交晶系结...
1. 个人防护领域:防毒面具与呼吸器这是霍加拉特最经典的应用之一。在存在一氧化碳泄漏风险的环境(如矿井、隧道施工、化工事故现场、燃气泄漏区域等),防毒面具或自救呼吸器的滤毒罐中会填充霍加拉特剂,配合干燥剂(如氯化钙、分子筛)使用,可快速将吸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保障使用者呼吸安全。优势:无需额外能源驱动,常温即可反应,适合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防护。限制:需避免高湿度环境(防止催...
磷酸锰通常为白色至浅粉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至高温时会分解为磷酸氢盐或氧化物。作为一种磷酸盐,它能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锰盐和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其晶体结构中的锰离子可与其他金属离子置换,形成复合磷酸盐。一、直接沉淀法这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可溶性锰盐与可溶性磷酸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锰沉淀,具体步骤如下:原料选择:锰源:常用...
一、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氢氧化锰及其衍生物在多种有机化学反应中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尤其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和偶联反应中表现突出:氧化反应:可催化烯烃、醇类的氧化反应,例如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或催化环己烯氧化为环己酮。其原理是利用锰的价态变化(Mn²⁺↔Mn³⁺↔Mn⁴⁺)传递氧原子,实现底物的选择性氧化,且反应条件温和(常温或较低温度),无需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减少副产物生成。在烯...
一、碳酸锰热分解法(工业主流工艺)1. 工艺原理碳酸锰(MnCO₃)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分解,生成一氧化锰和二氧化碳:MnCO₃ → MnO + CO₂↑反应温度需控制在 300~600℃,避免高温下 MnO 被进一步氧化为 Mn₃O₄或 Mn₂O₃。2. 工艺流程(1)原料制备与预处理锰矿提纯:选取高品位碳酸锰矿(MnCO₃含量 > 90%),粉碎至 80~200 目,通过磁选或浮选去除 Fe...
一、高温烧结场景:NiO 陶瓷制备防变黑工艺1. 原料预处理阶段原料纯度控制:选用纯度≥99.9% 的 NiO 粉末(杂质 Fe、Co 含量<50ppm),避免低价金属离子引发晶格缺陷。助剂掺杂工艺:按质量比 1-3% 称取 MgO 粉末(粒径<1μm),与 NiO 粉末混合,采用行星球磨机(转速 300rpm,球料比 10:1,无水乙醇介质)球磨 4 小时,形成均匀固溶体前驱体。2. 成型...
一、高温环境下的防变黑措施1. 控制气氛与温度惰性气氛保护:在高温处理(如烧结、煅烧)时,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隔绝空气,避免还原性气体(H₂、CO)接触。若必须在氧化性气氛中操作,可控制氧气分压(如通入含一定湿度的空气),抑制 Ni²⁺的还原或晶格氧的流失。温度阈值控制:避免温度超过 NiO 的晶格稳定上限(通常建议低于 600℃),若需高温(如制备陶瓷材料),可采用梯度升温 + 短...
高温还原反应:当氧化镍被加热到较高温度(尤其是在还原性气氛中,如氢气、一氧化碳或碳存在时),部分 Ni²⁺会被还原为低价态的镍离子(如 Ni⁺),甚至金属镍(Ni⁰)金属镍颗粒呈黑色,分散在氧化镍基体中时,会使整体颜色变黑。晶格缺陷的影响:高温下,晶格中的氧离子可能脱离形成氧空位,镍离子为保持电荷平衡,会出现价态混合(Ni²⁺和 Ni³⁺共存),导致晶体对光的吸收范围扩展,呈现黑色。杂质或合...
草酸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浅绿色粉末。不溶于水,难溶于草酸,可溶于强酸、铵盐溶液和氨水。常温下稳定,加热会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镍。由氢氧化镍或碳酸镍溶解于草酸制得,也可由镍盐溶液与草酸钠溶液反应得到。例如,将饱和草酸钠溶液加入硫酸镍溶液中,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镍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可得到草酸镍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可用于多种有机反应,如烯烃的加氢反应、芳...
氟化镍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NiF₂,易溶于氢氟酸,可溶于水,不溶于醚和乙醇。具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与无机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氟化氢。例如与硝酸反应会生成氟化氢和相应的镍盐。性质较稳定,到熔点温度时缓慢转变为氧化物。可作为催化剂参与脱水反应、草酰化反应、芳香化反应以及羰基化反应等。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尤其是氟化反应中,能够显著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作为电极材料,可应用于钠离...
氢氧化镍是一种绿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酸和氨水。加热至 230℃时分解为氧化镍和水。是制备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碱性蓄电池的关键材料,作为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性能对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等有重要影响。用于镀镍工艺,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是制取其他镍盐的重要原料,通过与不同的酸反应,可以制备出硫酸镍、硝酸镍、氯化镍等多...
无水碳酸镍为绿色粉末,难溶于水;碱式碳酸镍为淡绿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受潮时易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侵蚀。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生成相应的镍盐和二氧化碳。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镍、二氧化碳和水。用于制备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如镍钴锰酸锂)的前驱体。还可作为加氢反应、烯烃聚合等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也用于制备绿色陶瓷颜料,或作为玻璃着色...
饲料添加剂领域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在高钼环境下,碱式氯化铜因在瘤胃内相对稳定,能避开硫、钼的拮抗作用,在消化道后端溶解性良好,有助于反刍动物对铜的吸收。例如,有实验比较了硫酸铜、柠檬酸铜、蛋白铜和碱式氯化铜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 20ppm 不同铜源时,仅碱式氯化铜组较不添加铜的对照组日增重有所增加,碱铜、硫酸铜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56、1.50 和 1.55(P=0.08...
自由容器-副本3
行业资讯
——
文章列表-副本1
一、核心应用场景:钢铁冶炼 —— 锰元素的关键载体钢铁工业是四氧化三锰在冶炼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核心功能是作为脱氧剂、脱硫剂和合金化剂,通过引入锰元素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1. 炼钢过程中的脱氧与脱硫钢液在冶炼后期需去除多余的氧(避免形成脆性氧化物夹杂)和硫(防止钢的 “热脆” 缺陷),四氧化三锰凭借其氧化态特性(Mn 平均价态 + 8/3,介于 MnO₂与 MnO ...
Mn₃O₄是陶瓷领域重要的锰系着色剂,其着色原理是通过在陶瓷烧结过程中解离出 Mn²⁺、Mn³⁺离子,与陶瓷基体(如 Al₂O₃、SiO₂)形成固溶体或复合氧化物,呈现从浅棕、深褐到黑色的丰富色系,且颜色稳定性远优于传统氧化铁、钴蓝等着色剂。艺术陶瓷:在日用瓷、仿古瓷中,Mn₃O₄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着色剂(如 Cr₂O₃、NiO)复配,实现 “窑变” 效果。例如,景德镇高端青瓷通过添加 0....
四氧化三锰(Mn₃O₄)在电子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高度乐观,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全球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革命和高端制造升级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增长。以下从技术趋势、市场空间、产业升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技术趋势:高频化、小型化、高效化推动材料性能迭代高频应用突破 Snoek 极限随着 5G 通信、AI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子元件对磁性材料的高频性能提出严苛要求。传统铁氧体受限于 Snoek...
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在软质 PVC 中的应用:通过沉淀包覆法制备植酸锡包覆羟基锡酸锌(ZHS@Sn-Phyt)复合协效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软质聚氯乙烯(PVC)中。当复合阻燃剂中 Sn-Phyt 与 ZHS 质量比为 1∶9 时,PVC 的极限氧指数(LOI)比仅添加 ZHS 的 PVC 样品增加了 1.6%,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分别降低了 18.9% 和 31.7%,残炭率提高了 6...
碱式磷酸铜在防腐材料中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性添加剂,尤其在金属防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基于独特的化学特性和防腐机制,以下从作用原理、具体应用场景、优势及使用形式等方面详细说明:一、防腐作用机制碱式磷酸铜的防腐能力源于多重协同效应,具体包括:离子缓释与抑菌作用碱式磷酸铜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会缓慢溶解,释放出铜离子(Cu²⁺)。铜离子是一种高效的重金属杀菌剂,能破坏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
三氧化二锰(Mn₂O₃)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核心在于其氧化还原活性和表面吸附性能,尤其在水体净化、大气污染物处理和土壤修复中展现出高效性,是一种兼具经济性与功能性的环境修复材料。一、水体污染物降解:靶向去除有机与无机污染物催化降解有机废水Mn₂O₃可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激活过硫酸盐(PMS/PDS)或过氧化氢(H₂O₂)产生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₄⁻・)等强氧化物种,高效降...
三氧化二锰(Mn₂O₃)因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催化活性和结构可调性,在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潜在应用价值,具体可归纳如下:一、新能源材料领域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作为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纳米结构优化(如多壳层纳米空心球)可显著提升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例如,多壳层纳米空心球结构的 Mn₂O₃在 0.1 A/g 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 267-453 mAh/g,且循环稳定性优异。锌...
锰元素: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中的“性能助推器” 在新能源电池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优异等特点,成为锂电池的重要补充。而正极材料作为钠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核心,其前驱体的优化一直是研究热点。其中,锰元素的引入,正为钠电正极前驱体的性能突破提供关键支撑。 一、锰元素为何成为钠电前驱体的“优选”?(配图:锰元素manganese)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制备方法醋酸锰(II):由锰与乙酸反应制得。先用 5% 的硝酸将金属锰浸泡,再用蒸馏水漂洗,洗至 pH 值为 8,然后加入乙酸进行合成反应,制得乙酸锰粗品,再加少量活性炭除去铁、铅等金属离子,过滤后,滤液用乙酸调节 pH 至 3-4,蒸发至相对密度为 1.30,再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即得成品。醋酸锰(III):用高锰酸钾和醋酸锰(II)在乙酸溶液中反应制备。取一定量的四水醋酸锰(II)...
主要类型及理化性质二氟化锰(MnF₂)化学式:MnF₂外观:白色或淡粉色结晶粉末,具有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熔点 856℃,沸点 1190℃,难溶于水(20℃时溶解度约 1.06g/100mL),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氢氟酸。化学稳定性:在空气中稳定,高温下可与氟气反应生成三氟化锰,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氢氟酸。三氟化锰(MnF₃)化学式:MnF₃外观:浅红色粉末,具有正交晶系结...
1. 个人防护领域:防毒面具与呼吸器这是霍加拉特最经典的应用之一。在存在一氧化碳泄漏风险的环境(如矿井、隧道施工、化工事故现场、燃气泄漏区域等),防毒面具或自救呼吸器的滤毒罐中会填充霍加拉特剂,配合干燥剂(如氯化钙、分子筛)使用,可快速将吸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保障使用者呼吸安全。优势:无需额外能源驱动,常温即可反应,适合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防护。限制:需避免高湿度环境(防止催...
磷酸锰通常为白色至浅粉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至高温时会分解为磷酸氢盐或氧化物。作为一种磷酸盐,它能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锰盐和磷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其晶体结构中的锰离子可与其他金属离子置换,形成复合磷酸盐。一、直接沉淀法这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可溶性锰盐与可溶性磷酸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磷酸锰沉淀,具体步骤如下:原料选择:锰源:常用...
一、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氢氧化锰及其衍生物在多种有机化学反应中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尤其在氧化反应、加氢反应和偶联反应中表现突出:氧化反应:可催化烯烃、醇类的氧化反应,例如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或催化环己烯氧化为环己酮。其原理是利用锰的价态变化(Mn²⁺↔Mn³⁺↔Mn⁴⁺)传递氧原子,实现底物的选择性氧化,且反应条件温和(常温或较低温度),无需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减少副产物生成。在烯...
一、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正极材料或正极添加剂作为锰基正极材料的前驱体:Mn₂O₃可通过高温煅烧、掺杂等方式转化为尖晶石型 LiMn₂O₄、层状 LiMnO₂等锰基正极材料。这些材料成本低、环境友好,且理论容量较高(如 LiMn₂O₄理论容量约 148 mAh/g),适用于中低端锂离子电池(如储能电池、小型电子设备电池)。改善电极性能:在三元正极材料(如 NCM)或磷酸铁锂(LFP)中添加少量 ...
实验室制备:通常用二氧化锰作原料,首先要用还原剂把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并转移到溶液中,再与碳酸氢盐或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可使用的还原剂有炭粉、浓盐酸、亚硫酸钠、过氧化氢、草酸等。工业制备软锰矿 - 煤粉还原法:将软锰矿粉与煤粉混合,经还原焙烧,硫酸浸取,得到硫酸锰溶液,过滤后再与碳酸氢铵中和,经真空过滤、脱水、干燥制得。菱锰矿法:以菱锰矿为原料,经过选矿、焙烧、浸出、净化等工序,得到...
一、优势:独特性能与应用价值1. 路易斯酸性可调,官能团兼容性强溴化锰中的 Mn²⁺可作为路易斯酸,通过配位作用活化底物(如羰基、双键),且酸性强度适中,对酯基、氰基、氨基等敏感官能团兼容性好,适用于复杂分子的合成。例:在 Michael 加成反应中,可活化 α,β- 不饱和酯,同时不破坏底物中的酯基,避免副反应。2. 价格低廉,毒性较低,符合绿色化学趋势与贵金属催化剂(如钯、铑)相比,溴化...
溴化锰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拓展,尤其是在绿色催化(如无溶剂反应、水相催化)和可持续合成(如生物质转化、药物中间体制备)中展现潜力。未来研究方向可能集中于:设计溴化锰与其他配体(如氮杂环卡宾、膦配体)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升催化活性。开发负载型溴化锰催化剂(如负载于二氧化硅、金属有机框架),实现催化剂的高效回收与重复利用。探索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通过手性配体调控实现手性产物的合成。
氢溴酸法:用氢溴酸处理一氧化锰、碳酸锰或氢氧化锰,经蒸发、室温下结晶制得。锰与溴反应法:将化学计量的溴和金属锰粉在醚的参与下制浆反应,可沉淀出无水溴化锰。锰与溴水反应法:将锰与溴水进行反应来制备溴化锰。
一、碳酸锰热分解法(工业主流工艺)1. 工艺原理碳酸锰(MnCO₃)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分解,生成一氧化锰和二氧化碳:MnCO₃ → MnO + CO₂↑反应温度需控制在 300~600℃,避免高温下 MnO 被进一步氧化为 Mn₃O₄或 Mn₂O₃。2. 工艺流程(1)原料制备与预处理锰矿提纯:选取高品位碳酸锰矿(MnCO₃含量 > 90%),粉碎至 80~200 目,通过磁选或浮选去除 Fe...
一、高温烧结场景:NiO 陶瓷制备防变黑工艺1. 原料预处理阶段原料纯度控制:选用纯度≥99.9% 的 NiO 粉末(杂质 Fe、Co 含量<50ppm),避免低价金属离子引发晶格缺陷。助剂掺杂工艺:按质量比 1-3% 称取 MgO 粉末(粒径<1μm),与 NiO 粉末混合,采用行星球磨机(转速 300rpm,球料比 10:1,无水乙醇介质)球磨 4 小时,形成均匀固溶体前驱体。2. 成型...